元宇宙的產業創新模式

朱師右
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

想像一個世界,您可以透過裝置傳送分身到其他國家城市地點,就好像在其他國家旅遊…元宇宙(Metaverse)被視為是下一代的網際網路,透過網際網路及新興科技的疊加融合,建構出各種3D虛擬空間。而這個被描述為下一代網際網路的發展中,各種開發未來虛擬世界的競賽正在大廠間進行,儘管元宇宙仍處於早期階段,但大型科技公司和其他參與者正以數萬億美元的資金投資這個數位化的未來。

元宇宙(Metaverse)一詞源自「meta-」與「universe」,此概念來自自作家Neal Stephenson在1992年推出的科幻小說「潰雪」(Snow Crash),其中提到耳機和眼鏡透過終端設備經連接可以進入一個電腦模擬3D場景,而每個人都可以在這個虛擬空間中擁有自己的分身。此外,2011年出版的小說「一級玩家」(Ready Player One)中的綠洲,也談到人類透過連網裝置進入虛擬世界中進行互動。而2003年發行的遊戲「第二人生」(Second Life),更提供玩家透過數位分身(Avatar),在遊戲中進行社交、參加活動、製造物品與交易虛擬財產等活動,顯示元宇宙的概念並非橫空出世。

元宇宙的定義圖表,請見下段文字說明

知名創投家Matthew Ball指出,關於元宇宙的定義,應該具備的七種屬性:1.持續存在(Be persistent)、2.同步即時(Be synchronous and live)、3.無人數上限,且個人享有自身存在感、4.完整運作的經濟體系(Be a fully functioning economy)、5.虛實整合、6.數位資產可攜性、7.廣泛內容創造。在Matthew Ball之後陸續發表文章中,更將元宇宙的架構拆解成8大部分:1.硬體、2.計算、3.網路、4.虛擬平台、5.可交換的協議與工具、6.支付、7.內容服務與資產、8、使用者行為。而對於元宇宙的定義,臉書創辦人Mark Zuckerberg說:「當你和朋友一起玩遊戲時,你會覺得自己身處另一個世界,而不僅僅是一個人在電腦上。」 「當你在虛擬世界中開會時,你會覺得你就在房間裡,一起進行眼神交流,有共同的空間感,而不僅僅是看著螢幕上的一張臉。」簡言之,Metaverse 就是下一代的網際網路,是讓人可以直接在裡面活動的網際網路。

隨著「元宇宙」議題發酵,引發諸多議題值得探討。其中,科技大廠商的佈局軌跡與意向,將直接關係到這波熱潮能否成功推動整個產業的發展,並讓相關技術應用落地。Microsoft可說是元宇宙領域的先驅,甚至比臉書的Meta更早提出相關的應用。但不同於Meta,Microsoft選擇從辦公領域延燒到數位分身在各垂直領域的應用,除了透過Hololens等裝置打造出混合實境(Mixed Reality)生態系,更推出Mesh for Microsoft Teams,為企業元宇宙應用揭開序幕。

Mesh 是一個完整的虛擬世界,可以通過各種設備連接到多種網路世界環甚至數位資產,以提供逼真的體驗。Meta (原Facebook)則在2021年10月的Facebook Connect大會中,直接把Facebook更名為Meta,期望在5年內轉型為「元宇宙公司」,透過真實有趣、互動感十足的社交空間與體驗服務,來發掘新一波的商機。新創公司Roblox則透過免費的遊戲開發引擎Roblox Studio,允許創作者來創作遊戲,甚至讓玩家可以透過創作者開發的元件進行二次創作,結合數百萬名開發者組成的使用者生成內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 UGC)社群,創作出上千萬款的遊戲,而為了拓展用戶群,Roblox還透過經典內容來吸引年長用戶,例如讓創作者透過其工具重現懷舊遊戲,甚至與華納兄弟及Netflix合作,將IP導入平台。此外,Roblox還發展出自己的虛擬貨幣Robux,透過與現實貨幣的兌換機制讓玩家在遊戲內可以便利的儲值與消費,並激勵開發者進行各種內容創作。

綜觀當前科技大廠與新創公司對於元宇宙情境的描繪,可歸納整理出幾個創新模式。首先是資料的可交換性,讓向來獨立運作的各虛擬空間,彼此數據資料可串連甚至可交換運用;其次是虛實混合共同協作,將虛擬空間與現實世界打通,形成彼此互通、互補的應用,讓實體空間的活動可延伸到虛擬空間,例如遠距辦公與視訊會議的應用;而虛擬物件可轉換成實體世界的商品例如NFT的應用。此外,遊戲化的設計更成為未來產品設計的顯學,透過元宇宙中數位資產可攜的特性,將遊戲中的遊戲幣以加密貨幣形式發行,讓玩家透過加密錢包進行移轉,而品牌業者則可透過NFT進行品牌的行銷,透過 NFT的加成與放大,將粉絲的社群歸屬感轉化成對於品牌的擁護,擴散品牌的商業價值。可以預期,這波元宇宙所衍生出來的虛實整合及下一代網路的各種創新應用,將會在各領域陸續展開並在未來的幾年內持續發酵。

 未來元宇宙-虛擬身分、虛擬經濟、虛擬遊戲、虛擬展演、虛擬社交、虛擬購物、虛擬教室、虛擬會議等

主辦單位: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標誌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

承辦單位:中國文化大學標誌

如對本站有任何問題或意見,歡迎聯絡客服中心。

  • 10042 臺北市中正區延平南路127號B1、4樓 
    中小企業創新育成協調中心(中國文化大學創新育成部)
  • 電話:02-7756-6176 傳真:02-2331-7556
  • 服務信箱:pccuincubator01@gmail.com (我們將儘速依序處理您的來信,回信時間約7個工作天)

本網站最佳瀏覽解析度為1360x76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