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系 蔡淑梨教授
李宗盛在金曲25的「山丘」感動了很多人,他指出發展文創產業重點不在產值,而在感動,一語道破文創產業發展的思維和工業產業思維的不同。一甲子以來,台灣製造業創造了台灣經濟奇蹟,在降低成本及提高效率前提下,透過量化指標不斷改進,贏得了製造王國的美譽。然而長年下來,我們對於生產全球標準化的通用產品非常在行,但和消費者的距離是遙遠的。因為產業鏈的分工,我們不但不了解消費者是誰及其樣貌(Profile),也不了解他們如何使用產品,更遑論能創造出讓消費者感動的事物。因此,當台灣經濟演化需往品牌邁進時,我們才驚覺到傳統製造業生產關鍵因素(Production Factors)的土地與勞工成本,和發展品牌需要的要素截然不同,也和創作及基地的住民與社區幾乎沒有關連。
文創產業發展不同於傳統製造業,其成功與否在於透過創新技法或技術的呈現,挖掘獨特的在地元素,並轉換成國際可接受與讓人感動的產品或作品。因此,在做文創產業育成輔導時,應有別於工業時代的產品邏輯與創業輔導。過去政府致力提供資源發展文創產業已超過十年,國發基金也撥專款投資文創產業,文化部更大量砸錢輔助相關文創的發展,但成效仍是有限。主要原因是受限於傳統的思維與經驗及僵化的KPI,致使文創產業循過去製造模式打轉。我們常常很羨慕國外文創產業的發展,雖然他山之石雖可以攻錯,不過橘逾淮為枳。台灣有其時空環境與背景,而目前在台灣島內也有一股強大的社會力推動文創不遺餘力。本文透過兩種台灣文創產業新型態育成的案例,提供給有志發展文創的創業家及政府在未來對文創育成新思維的參考。
第一個是具有百年歷史的「大稻埕」的案例。大稻埕歷史悠久,充滿了動人的故事,周奕成以創新的手法,在大稻埕發展「小藝埕」及「民藝埕」,他以「十年、百業、千人、億元」為職志,計畫在十年內將155棟迪化街的歷史建築中租下15棟,整修後出租或合作創業給一百家想發展特色品牌文創產業的工作者或微型企業。他計劃性的培育他們、甚至投資這些品牌,讓每家能穩定成長,目標是每家雇用十人,創造億元文創群聚。這讓太小且不擅交涉的文創工作者或微型企業,有機會進駐到如此有特色的地區,周奕成的行動造福了自己及文創工作者實現夢想的可能。周奕成及其團隊身兼開發、經理及策展人的角色,除了培育百家文創業者外,也再造社區,注入創意元素及商機,豐富了迪化街地景及內涵。
另一個創新育成中心新形貌的案例是共同空間(co-working space),共同空間跳脫傳統育成中心以房間、坪數為單位出租給新創公司,改用以桌子為單位,大大降低創業初期的門檻。更重要的是,共同空間不時舉辦各種不同的活動,將空間內的成員經營成一個強力互動的社群(community)彼此不斷交流、刺激及學習,例如政大「創立方」、卡市達創業加油站、混_Hun、Changee暢橘、CLBC、台北創新實驗室;另外像群眾募資Flying V、新型加速器之初AppWorks創投、數位時代創業小聚,或AAMA創業搖籃等等都是新型態的育成,未來的育成將不同於過去的形貌沒有圍牆,它也可由各種不同的組織來完成。
科技創業育成不論在進駐到不同國家的育成加速器或取得創投資金比較沒有國界(borderless)。但文創關鍵因素為「文化」,文創並非只是一項產業分類,它和生活每一面向都息息相關,尤其在地元素或社區的養分對文創相關的創業初期相對重要;加上文創大部分屬於微型創業,它們所需要的協助有別於傳統育成空間及諮詢服務,它所需要的是建構創新生態系統,包括開放的文化(open platform),跨界的合作整合(partnership)及師徒關係(mentorship)。未來育成中心的角色、形貌、功能、甚至經理人的角色都有別於往昔,如何讓更多有理想及具深度整合能力的青年才俊,為台灣肩負更大責任,建構社群、發揮群眾力量(地主、閒置空間、房東、政府),有力出力(有理想及作為的年輕人),而政府則提供有利的法規與基礎結構(infrastructure),才能跳脫目前小確幸的狀態,真正落實文創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