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龍育成機制 助企業推動技術商品化、邁向國際化~
投入育成數十年的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創新育成中心,多年來聚焦電子科技、機械電機與生技醫療三大培育領域,建立起完整的一條龍育成機制,如今進一步連結外部資源,打造育成加速器,期能強化創育能量,將師生研發技術推向市場,也協助校外進駐企業成長茁壯,堪稱名符其實的績優創育機構。
投入育成數十年的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創新育成中心,多年來聚焦電子科技、機械電機與生技醫療三大培育領域,建立起完整的一條龍育成機制,如今進一步連結外部資源,打造育成加速器,期能強化創育能量,將師生研發技術推向市場,也協助校外進駐企業成長茁壯,堪稱名符其實的績優創育機構。
豪覓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鎖定臺灣最具競爭優勢的科技業,整合南北企業的資源去協助新創團隊,讓新創的新技術和新應用,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往前行,提高從0到1的創業成功機率。
以透過創新、創業為社會帶來更美好的生活為使命,財團法人時代基金會Garage+育成中心積極打造鏈結全球資源的創育生態系,成功把臺灣科技新創帶向國際,也吸引許多優秀的國際團隊進駐臺灣,雙管齊下,讓更多科技創業結成果實、發揮科技的影響力,進而把世界推向更美好的境界。
40天就能破百萬訂閲,紅遍全球的VTuber斗內(贊助,Donate)金額飆破世界紀錄,直播市場急速翻轉的同時,“個人勢VTuber(指個人經營的VTuber)”與“企業勢VTuber(指由公司負責打理運營的VTuber)”如何運用相同的即時直播表演平臺,快速進入直播戰國時代?又該如何加速傳統文化結合科技翻轉,創造行銷新思維?
高雄市大樹區一個偏鄉中的九曲堂,有一群熱血實踐的青年,正在用音樂帶動地方創生!微熟成青創聚落創辦人柯忠昀相信每個人都能擁有影響力,憑藉著對音樂的熱愛,加上成長於地方教會,以及投身於非營利組織的服務經歷,讓他意識到成功不完全只是個人的富有與權力的取得,而是替這個社會及環境留下貢獻,並影響下一代青年。
「人生第1個17歲離鄉求學,人生第2個17歲返鄉創業。」因為對雪隧通車後的家鄉變遷感到憂慮,原本在中部求學、工作到創業的現思文化創藝有限公司創辦人林世傑,選擇在青壯年時回到家鄉宜蘭,以獨立書店結合地方工作室的創新營運型態,友善協助多組青年在宜蘭舊城區實踐理念。「現思文化創藝」於110年獲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在地青年創育坊計畫的支持,聚焦在宜蘭商業樞紐的小鎮羅東,並以Moku旅人書店、羅東創生移居中心(羅東樟仔園文化園區)為基地。本計畫為首次在宜蘭溪南啟動之創育計畫,未來將逐步打造一個地方能支持青年、青年能帶動地方的創育生態系,協助青年共好、地方創新。
在富饒文化的萬華區,有間結合住宿與藝文空間的青年旅館─恩典驛站股份有限公司(大可居青年旅館),成立初衷為結合文創與永續的商業模式,為臺灣文創及觀光產業開拓一條新路。
團隊擅長商用不動產開發及活動策展,協助客戶選址策略、閒置空間再利用規劃、財務評估、活動策展、創意行銷等,自身經營的大可居青年旅館及大可樂創意空間即作為培育輔導的基地,協助想創業的民眾、在地店家發展事業或品牌轉型。
恩典驛站自創建以來,串聯了國內外旅客與萬華,曾舉辦多場與在地文化連結的導覽和工作坊,並帶領不同國家、不同世代、不同族群的消費者重新認識萬華。近年恩典驛站更是與「老濟安青草店」、「協興蛋行」與「大豐魚丸」等萬華傳統老店合作,針對二代接班之中小企業提供創新經營的輔導,為富有在地文化特色的傳統產業注入活水,希望幫助擁有深厚文化底蘊的老街區,能被更多人看見,提升萬華觀光的新能量。
彰化田尾在地擁有300多個園藝店家,從業花農多兼具農民與商人的角色,不僅具備實務的栽種經驗,更有掌握園藝市場脈動的獨到眼光。「田尾公路花園協會」創育坊盤點在地與園藝產業的專業缺口,不僅提供相關的培訓與資源挹注,更將邀請在地青農與資深花農分享專業技術,以及從農路上的相關經驗,減少創業者在入行初期的挫折與耗損,讓願意投入園藝的青年擁有更多成功的機會。在人與植物共同生活的願望下,促成園藝產業的誕生。期許每一位綠手指,都能在花鄉土的培育下,滋養更豐盛的花花世界。
保立答(雲坦數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暨執行長Brian說:從最一開始,我們想要打造的就是一個保險的trivago,「讓每一個人都可以設定自己想要的條件,並從市場中挑出適合的保險商品」。也因為受到了微股力、記帳雞的啟發,保立答從學校開始孕育,經歷了專題報告、校內外競賽等等,最後獲得投資人投資進一步成長茁壯,目前保立答網站每月已有超過10萬人次的使用,目前,正朝全方位的保險搜尋引擎前進。
主辦單位: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
如對本站有任何問題或意見,歡迎聯絡客服中心。
本網站最佳瀏覽解析度為1360x768以上。